【新华网】科学家揭示植物“防晒”新机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防晒 论文 【新华网】科学家揭示植物“防晒”新机制

【新华网】科学家揭示植物“防晒”新机制

2024-05-05 18: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刘宏涛研究组,13日在国际学术期刊《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的一篇最新论文,揭示了植物“防晒”新机制。

  紫外光UV-B是太阳光的一部分。其中,窄波段UV-B调控植物发育,如抑制下胚轴伸长,促进子叶张开,促进类黄酮和花青素的积累等。全波段UV-B会引起胁迫,对植物造成损伤。引起“胁迫反应”的UV-B会破坏植物DNA,损害光合作用。

  植物通过积累“防晒”类黄酮(包括黄酮醇、花青素等),并进化出有效的机制来防止或限制UV-B诱导的损伤。到达地球表面的UV-B水平是高度动态的,由时间、季节、纬度、海拔、树荫等多种因素决定。植物如何适应UV-B水平的变化,协调生长和UV-B胁迫反应,目前还不清楚。

  植物内源激素“油菜素甾醇(BR)”在促进植物生长中具有重要功能。刘宏涛研究组的研究发现,油菜素甾醇(BR)信号通过控制植物“防晒霜”--黄酮醇的合成,可抑制多种作物的UV-B胁迫反应。课题组对其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紫外胁迫”是造成作物减产的胁迫之一。该研究揭示了油菜素甾醇信号平衡植物生长和抗紫外胁迫的新机制,对提高植物抗紫外胁迫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博士研究生梁通和史辰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刘宏涛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等项目的资助。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